你的婚姻是否長久可以預見
編輯: 時間:2018-07-18
契訶夫將“愛情”和“幸福”視為同義詞;泰戈爾認為愛是理解的別名。對普通百姓而言,愛是邁入婚姻的基礎和前提。但要想婚姻幸福、長久,光有愛是不夠的。
據美國《心理學》月刊近日報道,該國心理學家、婚姻家庭咨詢師卡爾·威斯曼調查發現,很多時候,人們可以“預見”到自己的婚姻能否長久。威斯曼訪談了1036人,其中76%的男性和83%的女性在婚前,或者婚后一年內,“言中”自己的婚姻將如何發展。 “我總結了4個影響婚姻穩定的‘定時炸彈’。”威斯曼解釋,第一是“男大當婚女大當嫁”的壓力。“尤其是女性,父母總在耳邊嘮叨‘老大不小’了,她就易產生焦慮。作為婚姻的當事人,如果沒有準備好,很難對彼此的關系負責,遇到困難時更容易互相指責。” 第二是想迅速獨立生活,“但他們沒有意識到,婚后自己也可能很快為人父母,若心智不成熟,父母不在身邊,對子女的照顧也不會周到,甚至覺得兒女是累贅。” 第三是婚前盡管對另一半不太滿意,但仍相信他/她會為了自己而改變。 第四是一些人缺乏自信,總擔心自己遇不上更好的人,于是抱著“別剩下”的心理而草率結婚。 專家強調,婚姻的迷惑與困頓在中國一樣存在。“比如,在中國,孩子是夫妻間最容易出現分歧的焦點,要不要、什么時候要,都可能引起矛盾。我遇到過一些夫妻,女方說自己沒玩夠、不要孩子,男方卻說婚前就商量好了。這就是雙方婚前缺乏溝通,婚后沒有計劃和協調造成的。”經濟也是穩定現代婚姻的一大要素。現在有些女孩總想釣“金龜婿”,殊不知雙方經濟差距過大,已經種下婚姻危機的禍根。 蘇州心理咨詢師補充,如果沒有想清楚就步入婚姻,也不用太焦慮。因為每一段婚姻都是學習的過程。首先,我們需要和伴侶一起成長,多交流。遇到問題,多聽聽過來人的意見。父母的說法可作為參考,一些單位、社會朋友的婚姻經歷也能給人啟發。
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