聘請律師的五大技巧
編輯: 時間:2015-01-23
時下法律糾紛越來越多,經常發生工傷事故、交通事故、刑事案件、房地產糾紛,合同糾紛、債務糾紛等,有的受傷致殘(或死亡)影響一輩子,有的經濟損失幾千、幾萬、幾十萬、甚至上百萬,怎么辦呢?通過打官司討說法是最明智的選擇。可是時下有假律師干擾法律市場,有的當事人自己不熟悉法律不知道操作程序,怎么辦呢?
第一個問題:需不需要請律師?
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多種官司風險,當事人即使事實存在,但如果證據不充分程序不合法照樣輸官司,因此,打官司必須請律師。
第二個問題:直接請律師還是間接請律師?
有的中間人或業務員以介紹案件為生,從而按律師費比例提成,對外自稱律師(假律師的一種),當事人與中間人協商律師費或討論案件結果,簽訂委托合同,這是間接請律師;當事人與律師直接商量律師費,預測案件結果,簽訂委托合同,這是直接請律師。假律師只在乎律師費提成,片面迎合當事人對案件結果的希望,欺騙當事人,律師費由假律師先提成,律師事務所再提成,真正落實到經辦律師手上的律師費已不多了,從而影響辦案質量,因此,應當直接請律師。
第三個問題:請假律師還是請真律師?
現在自稱律師的有多種人,一是有《律師執業證》的真律師,二是有《法律工作者證》的法律工作者,三是無任何證件的冒牌律師,四是在律師(法律)事務所工作的律師助理(或業務員),所以,下面的現象可以得到答案了,有時當事人明明請的是“律師”,事實上給你辦案、出庭的是一般公民,或者法律工作者,或者律師助理,或者律師業務員(都不是真律師),因此,該贏的官司沒有贏,不該輸的官司卻輸了,或者是該贏10萬的只贏了6萬、7萬,只輸20萬的卻輸了30萬。鑒別真假律師的標準:一是有沒有省司法廳頒發的紅色《律師執業證》,二是上網查詢,三是看名片,假律師的名片上沒有律師執業證號也沒有在姓名后面注明律師(目的是以假亂真)。因此,應當請一個真律師。
第四個問題,請差律師還是優秀律師。
朋友熟人介紹律師是一條渠道,但不要過分迷信。律師關鍵在于經驗而不在于邏輯。不請著名律師,不請剛出道的律師,不請年老的律師,不請吹牛皮的律師。因為著名律師請的人多,收費高,可能請助手代勞而不負責任;剛出道的律師辦案不多經驗不足也許把握不準;年老的律師,知識老化,可能落伍于時代;優秀律師指中年人,作過數年專職律師,誠實信用,不吹牛皮,精力好,經驗豐富,負責任,有時間考慮你的案子。而吹牛皮的律師,夸海口,虛假承諾,不切實際,欺騙當事人。事實上打官司有風險,律師對官司結果的預測,該勝多少,該輸多少,應當是實事求是的分析,絕對不能打包票欺騙他人。
第五個問題, 請萬金油律師還是請專業律師
有的律師什么案件都做,叫萬金油律師;有的律師具有專業性,僅做其中一兩三類案件,如交通事故、房地產、婚姻家庭、證券金融、海事海商、刑事,叫專業律師,是精通某一領域的律師。很清楚,我們應該請專業律師.
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