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壓力不等于零動力
編輯: 時間:2016-05-04
最近有點煩,因為老媽總是給我施加無數的壓力,她總是說要中考了,要一模了,中考如何重要,一模如何重要……她說的這些,其實我都是知道的,我知道中考很重要,也知道一模很重要,但重要不等于一定要無限度施壓,因為壓力不等于動力,零壓力也不等于零動力。
想必大家都聽過“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”這個說法吧?這個說法我是不同意的,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到現在,我很少體會過學習的壓力,我學習的動力只有一個:學習很好玩。每當我置身于代數幾何的海洋中,或者是在杠桿滑輪的殿堂里,或者是在酸堿鹽的包圍之下的時候,我都會非常的興奮——這些東西太有趣了。
也許大家在剛剛接觸到這些學科的時候,也會有和我相同的感受。如果我們能把這份興趣保存下去,大家應該都可以學好這些科目的,事實卻不盡如此,為什么呢?因為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,都習慣于把這些學科的知識和考試,未來之類的東西結合在一起。因為要升學,老師發下了一堆一堆的卷子;因為要考試,家長一遍一遍的在我們耳邊嘮叨。長此以往,我們被壓得不堪重負,對于這些學科的興趣自然也就沒有了。我之所以能把對數學的興趣保持9年,對物理的興趣保持2年,對化學的興趣保持1年,就是因為我一直都很少去想這些東西,對我而言,學習的目的不是中考,而是好玩。因為好玩,所以專注;因為專注,所以簡單;因為簡單,所以得了高分,我數,理,化之所以能考到那么高,和這個有分不開的聯系。
我就一直在這種零壓力的環境下學習著,成長著,看起來一切無事。但最近這種平衡被打破了:因為中考,爸媽忽然開始無數次的找我談話,無數次的給我施壓,無限量的增加我學習的時間。于是我的大腦開始透支,我的睡眠開始減少,曾經被我玩的非常溜的物理公式頭一次變成了天書,甚至在化學課上,我有時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去聽課。而老爸老媽對此的解釋是我還是不夠用心,于是新一輪的加壓繼續開始。其實他們的心情我理解,但他們的做法確實太不科學了一點。今天也是因為家里他們都不在,我才有了把這篇文章寫出來的時間。不過你別說,放松了幾個小時之后,我感覺好多了。
說過了我自己,再來說說我身邊的同學。我的班里有一個同學,他的爸爸就經常逼著他晚上學到11點,于是他每天上課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睡著,成績也確實不算太好。還有一些同學因為壓力過大,無力承受,干脆罷學了。各種例子層出不窮,我說這些例子只是為了告訴大家:壓力和動力完全不是正比例關系。動力也不是來自于壓力,而是來自于人的內心。
當學習被賦予了壓力,他也就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樂趣;當學習失去了樂趣,誰還會愿意學呢?在這里我也想呼吁各位家長們和老師們:少給我們一點壓力,多給我們一點樂趣。至少將來我有自己的孩子的時候,我不會給他太大的壓力。
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