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孩子的心里 你OUT了嗎?
編輯: 時間:2018-07-18
你是個成功的媽媽還是個失敗的媽媽呢?你的還孩子有沒有覺得你out了,為什么自己跟不上孩子的腳步了,現在我們缺乏的是溝通,我們應該時時的跟孩子溝通,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。
某位媽媽去學校接女兒放學,她正在和同學大談昨天晚上的動畫片。于是,媽媽喊道:“快點快點,等下趕不上車了。”走出校門,她又不肯走了,指著一臺機子,喊:“媽,快給媽媽硬幣,媽媽要玩一下這個再走。”這機子的樣子真像老虎機,該不是隱蔽在學校附近用來賭博的吧。媽媽心里一陣緊張,趕緊問她這是什么玩意兒。她做了個夸張的表情,不滿地朝媽媽撅撅嘴嚷道:“扭蛋機啊,你連這個也不知道啊,真是太OUT啦。”女兒的話,讓媽媽既生氣又無奈。
回家后,媽媽忍不住向她爸抱怨:“你瞧這孩子,整天說媽媽OUT了OUT了,都把這句話當成口頭禪了,搞得好像我這個當媽媽的有多失敗多無知一樣。”
她爸聽完樂了,反問道:“那為什么女兒覺得你OUT了啊?”“因為媽媽不關心我嘛。”女兒調皮地接過了老公的話。媽媽更生氣了,整天伺候她穿伺候她吃還天天幫她復習功課,竟然說媽媽不關心她。想到這兒,媽媽突然意識到,自從女兒上學后,媽媽除了一個勁地盯緊她的功課外,似乎真的再也沒有好好關心過她學習外的生活,她新交了什么朋友,她最近愛看什么電視,她學會了哪些游戲……似乎在媽媽的眼里,只有學習才是她的一切。
望著女兒調皮的笑臉,媽媽不知道,當她對媽媽說“你OUT了”的時候,是不是也是在暗示著媽媽已經很久沒有陪她玩陪她鬧,很久沒有走進她的小世界了。那些媽媽覺得很不屑的,那些讓女兒覺得媽媽OUT了的東西,比如某個特定時期他們的愛好,比如正在流行的網絡語言,也許正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必經的風景線。可是,媽媽卻忘了試著放下自己的身段,去了解一下他們的世界。
蘇州心理咨詢專家指出,與其讓孩子有小小的不滿,不如時常走進孩子的世界里,陪著他們一起成長,不在他們的心里OUT。
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